灵隐寺,灵隐寺门票多少钱一张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灵隐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灵隐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灵隐寺的介绍?
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,处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,离西湖不远。灵隐寺又名“云林禅寺”,始建于东晋(公元326年),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,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。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,看到这里山峰奇秀,以为是“仙灵所隐”,就在这里建寺,取名灵隐。后来济公在此出家,由于他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,灵隐寺因此名闻遐迩。五代吴越国时,灵隐寺曾两次扩建,大兴土木,建成为九楼、十八阁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,房屋达1300余间,僧众达3000人。
灵隐寺的最前面是天王殿,上悬“云林禅寺”匾额,是清代康熙的手笔。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。弥勒佛后壁佛龛里,站着神态庄严、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,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,是南宋遗物。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是单层、重檐、三叠的建筑,高达33.6米。另有清末重塑之木雕释迦坐像,高约24.8米,金光四射,闪耀夺目,富有宋代守实雕塑之风,此外还有十二圆觉,二十诸天等佛。
年进行全面修整后,改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。大殿规模宏敞,气势雄伟,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,高19.6米,是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,用24块香樟木雕成的。灵隐寺的殿宇、亭阁、经幢、石塔、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,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、建筑艺术史和雕塑艺术史都很有价值,是祖国珍贵的文物。
现在的灵隐寺园林,除寺内殿前殿旁还保存有一些***山、古树林木外,主要在于寺前的清溪流水沿岸,山泉之间曲径通幽,小桥飞跨。寺之山门前有冷泉亭、壑雷亭、翠微亭诸景。唐朝诗人白居易写有《冷泉亭记》来描述这里的景色。
灵隐寺,又名云林禅寺,坐落在杭州西北的飞来峰对面,创建于东晋咸和初年,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,现系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,杭州重要的风景旅游胜地。
灵隐寺自开创以来,一直是我国江南著名的禅院。五代吴越鼎盛时,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,僧众三千余人。南宋时被誉为江南禅宗“五山”之一。清康熙皇帝南巡时,赐名“云林禅寺”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,使千年古刹更显雄伟壮丽。
活佛济公中的灵隐寺指的是什么地方?
灵隐寺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面,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。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,又名云林寺,建于东晋咸和元年(公元326年),至今已有约一千八百年,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。
《活佛济公》中的灵隐寺指的是现在杭州的灵隐寺。
基本简介:
灵隐寺建于公元326年,是我国禅宗十刹之一。 灵隐寺建筑雄伟,气势宏大;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贴金木雕像高19.6米,由香樟木雕塑而成。灵隐寺前的飞来峰石刻佛像有470多尊。造型生动,各具特色 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灵隐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。东晋咸和元年(326),距今已有1680多年历史灵隐寺,又名云林寺.印度僧人慧理来此,见山峰奇秀,以为是“仙灵所隐”,于此建寺,取名灵隐。寺内大雄宝殿是一座单层重檐的三叠建筑,高达三十多米,雄伟庄重。
传说:
人间活佛济公——古往今来,名人如恒河沙数。然而能为东西方世界雅俗共赏者,首先要推中国的活佛济公了 。
济公(1130-1209),原名李修缘,出生于天台永宁村,是南宋禅宗高僧,法名道济。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、镇国军节度使。李家世代信佛。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。李茂春年近四旬,膝下无嗣,虔诚拜佛终求得子。济公出生后,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,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。父母双亡以后,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,,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,受具足戒,取名道济,嗣其法衣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、观音寺道净,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。
有一天,他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,在那时候,这个地方正好是个村庄,济公急了,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。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和尚疯疯癫癫,爱捉弄人,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,因此谁也不去理会他的话。眼看山峰就要飞来,济公更急了,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,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。村人见和尚抢了新娘,不得了啦,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。
人们追啊追,忽听风声呼呼,天昏地暗,“轰隆”一声,一座山峰飞降,压没了整个村庄。可眼看还有些老小跑得慢的,就在千钧一发之时,济公和尚使足了神力,用手一挡,还救出了不少老幼。这时,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。至今在飞来峰还留存着济公和尚的大力神掌,称“大手印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灵隐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灵隐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abiespreferorganic.com/post/6848.html发布于 12-06